【自然·人口】
香川县位于日本四国地区的东北部,北濒濑户内海,通过濑户大桥与冈山县相接,南接德岛县,西邻爱媛县,海岸线总长约699公里,海面小岛众多,总面积约1876.77平方公里,是日本面积最小的县,仅比我国厦门市略大、比深圳市略小。
该县地形整体呈半月形,山地与平地地势参半,南侧是东西走向绵延的赞岐山脉,北侧则是宽广的赞岐平原。县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赞岐山脉,向北注入濑户内海。
香川县下辖8市、9町,据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,其总人口约97.63万人,40%以上集中在县厅所在地高松市,老年人口约占29.3%。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推测数据,2040年该地区人口将减少至77.31万人,其中老年人约占37.9%,15岁以下人口仅占10.2%。
【经济·产业】
“地域经济循环图”是地方经济的整体画像。“地域经济循环率”指标(=生产÷分配)则反映了地区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。2013年香川县的地域经济循环率是96.4%,对县外经济稍有依赖。
其中,第一、二、三产业的人均附加值分别以193万、728万、734万日元排名全国第29名、第28位、第21名;人均劳动者收入以411万日元排名全国第27名。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中游上下。
香川县2013年地域经济循环图
“产业特化指数”(某地区附加价值的行业构成比÷全国附加价值的行业构成比)则是衡量地区各产业竞争力的指标。若该指数超过1.0,则表明该产业是本地区的优势产业,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。
从2012年香川县各产业的特化指数雷达图可以看出,该县处于相对优势的产业分别是水电燃气供给业(2.5)、渔业(1.5)、综合服务业(1.4);在制造业产业中,非铁金属加工(4.4)、皮革及皮毛制品加工(4.1)、石油及煤炭制品加工(3.3)的竞争力较强,木材及木制品加工(1.9)、纤维工业(1.7)、纸浆及纸制品加工(1.6)则处于相对优势地位。
2012年香川县各产业特化指数雷达图
2012年香川县制造业各产业特化指数雷达图
从2014年从业人数和2012年附加价值分布数据来看,食品加工和金属制品加工是当地的重点支柱性产业,集中了制造业将近1/3的劳动人口和1/5左右的附加价值。
2014年香川县制造业产业构成(从业人数)
2012年香川县制造业产业构成(附加价值)
从企业层面来看,2014年香川县的企业共计3万3055家,40%以上集中在高松市,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。其中2015年进军海外的企业为67家,行业分布上制造业40家,地区分布上中国29家、美国8家。
【投资魅力】
一、成本优势
在企业面临投资区位选择时,很重要的一点是控制初期投资成本。香川县海陆空交通设施完善,成本优势明显。其商业用地价格大约相当于神奈川县的1/6;工业用地价格仅1.75万日元,不及爱知县的1/3;与邻近县市相比,高松市的办公室租金成本也较低。
二、工业产业优势
在香川县濑户内海一侧的临海工业园区,聚集着不少化学、石油、煤炭、非铁金属等基础素材型企业的大规模工厂。
同时,该县的食品相关产业发展历史悠久,在发酵技术、品质保鲜技术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优势,聚集着以冷冻食品、调味料为代表的一批食品相关企业。冷冻调理食品、扇子、运动皮革手套等轻工业产品产值均排名全国首位。
三、、产学官共同研发支援模式
香川县重视采取产学官共同研发·合作模式,协力推动产业成长战略重点项目的发展。“香川稀少糖white valley project”就是其中的代表性案例。
一是形成以香川大学为核心的“知识之据点”,在国际稀少糖学会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;二是引导和支援民间研究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稀少糖产业,形成多方协作共赢的网络;三是举办相关展会等,积极宣传和确立“香川的稀少糖”品牌。
【招商优惠政策】
原创: 杨倩倩 ABP中日产业对接平台